健康旅游网
头条新闻 养生旅游 温泉旅游 线路推荐 专家访谈 景区推荐 大政国策 记者调查
图片新闻 赏花旅游 自助旅游 美食旅游 传统文化与乡村文旅 医疗旅游 专题报道 联系我们

盗汗、自汗的分别与治疗

时间:2022-06-27信息来源:北京糖代谢研究会 点击:1204次 【字体:

 01.webp.jpg

   

王英春,男,全国知名中医学者。


  很多人常常自觉出汗多,但其实运动后的出汗与静息时出的汗是不同的。运动后出的汗是正汗,是正常的生理情况。而日常安静的状态却有全身或局部的汗出过多,甚至大汗淋漓时,需引起注意,这样异常的出汗可分为盗汗与自汗,其症状各不相同,这边来细说。睡时汗出,醒后汗止,称为盗汗,多见于阴虚证,而未见明显活动,就见大汗淋漓,甚则静坐不动则出汗,称为自汗,多见于气虚证,二者病机不同,伴随症状也不一样,临床阴虚多伴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,盗汗,舌红少苔等。而气虚自汗多伴疲乏无力,少气懒言,脉微而缓或浮。需注意辩证,并及时治疗。

  自汗与盗汗所存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,分别是出汗的时间不同和症状表现不同。虽然这两者都是异常的出汗现象,但却不是相同的疾病,在治疗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看。

  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表现,让身体多出出汗有助于排毒,对健康是有很多好处的,而且也可以达到美容养颜以及治疗一些疾病的效果。但是出汗多了也不是很好,很多人出汗都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而是自汗或者盗汗。那么自汗与盗汗的区别有哪些?

  一、自汗与盗汗的区别

  1.出汗的时间不同

  自汗和盗汗的出汗时间是不一样的,自汗通常都是在白天的时候出现,而且不会受到剧烈运动周围的环境以及发热等因素的影响,稍微有一点活动就会大汗淋漓;盗汗的出汗时间都是在晚上,而且是睡着了之后。很多人都是在睡梦中的时候大汗淋漓,但只要一醒来就止住了。

  2.症状表现不同

  自汗与出汗的症状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,如果是自汗的话,多半都会有阳气不足的症状,比如说面色苍白,肢体发冷,肢倦乏力,害怕风寒,容易感冒等;如果是盗汗,通常会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,比如面色潮红、口干舌燥、经常性失眠、遗精等。

  二、自汗与盗汗怎么调理

  1.自汗的调理

 (1)加强体育锻炼

  自汗的患者大都存在气虚的情况,虽然说总感觉浑身没力气,但是仍然要注意多做一些体育锻炼,并且增强自己的抗病能力,改善自汗的症状。

 (2)合理搭配饮食

  如果出现了自汗的情况,在日常饮食的搭配上需要多加注意。可以多吃些鸡鸭鱼肉以及各种应季的蔬菜,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营养,同时也能保证营养均衡,对治疗自汗大有帮助。

  2.盗汗的调理

 (1)适当调节房间内环境

如果存在晚上盗汗的情况,建议患者适当的调节一下自己房间内的湿度和温度。比如说存在阴虚血热的情况,那么居住的环境应该要偏凉一些。

 (2)多吃益气补肾的食物

盗汗的患者大多存在阴虚内热的情况,所以在饮食上多吃一些益气补肾的食物,这类食物大多能够滋阴凉血,降火润燥,还可以生津止渴,是改善盗汗症状的好方法。

  天气炎热或乍暖乍寒,衣着过厚、喝饮热汤,以及劳动时出的汗,都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,是完全正常的。如果无缘无故出汗,则属病态。

中医学称汗为心液。心液在内则为血,发于外则为汗。《内经》谓“阴虚者,阳必凑之,则发热而自汗;阳虚阴必乘,则发厥而自汗,皆由人体的阴阳偏胜所致。

本症可分为自汗与盗汗两个类型:自汗属阳,是指未服任何发表的药物,其汗自出;盗汗属阴,是指睡则汗出,甚且淋漓至全身湿透,觉则汗止。这种自汗、盗汗,以小儿为最多见。故古籍有所谓“自汗盗汗,肌肉虚也”的见解。

 

 02.webp.jpg


我们常见的自汗症,症状是表虚溅溅自汗,恶寒怕风。天气本来不热,但稍动一下子就会出汗。这属于表虚自汗,用甘温益气的中药治疗。拟一张“玉屏风散”内服,使阳气外固阴液内藏则汗止。

处方为:

蜜炙黄芪15克,防风5克,土炒白术15克,清水煎服。如久汗表虚之甚,还可酌加牡蛎15克,浮小麦10克,麻黄根10克,七岁以下小儿药量减半。

至于盗汗,其症状多为睡则汗出,醒来衣衫湿透,心悸多惊,甚至面黄消瘦,胃纳减弱。这属于心虚盗汗。治疗宜养心血,敛心气。  《医宗金鉴》的“酸枣仁汤”,效果较为理想:

当归:5克,白芍5克,生地5克,茯苓5克,熟枣仁10

克,知母6克,黄柏6克,五味子6克,党参15克,炙黄芪20克,清水煎服。七岁以下小儿药量减半。

上述二方,都是治自汗、盗汗的有名处方。每见大病之后的病人、或进食时头汗淋漓的患者,由于病后体虚或表虚而腠理不密,与治自汗的“玉屏风散”加牡蛎、麻黄根,连服八至十帖,效果还是满意的。

(王英春  供稿)

 


(作者:王英春 来源:北京糖代谢研究会)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热门文章